3月9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学院党委书记时伟和全体思政教师以及8500余名在校生同步收看直播,共同聆听大课内容,接受思想洗礼。
本次思政大课旨在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大课由4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专家主讲。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为授课题目,他从中央对这次“疫”考的种种应对举措,深刻阐释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这一根本道理。中国人民大学的秦宣教授以《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为题,指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中央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彰显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的优势,也充分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主讲的题目为《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他从中国古代至今遭遇的几次重大疫情及应对讲起,指出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重要。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讲述这场疫情中一个个逆行的90后、00后的青年人的感人故事,引导大学生要心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扎根中国大地,担当起时代使命,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
思政课结束后,学院党委书记时伟与部分教师代表召开网络会议进行了讨论。时伟认为,教育部在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头组织这样一堂思政大课,非常及时而有意义。思政教师要紧密结合当前战疫情的形势,广泛挖掘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它学科教师也要思考如何在每一门课程中溶入思政教育元素,进一步加快深化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工作改革,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挥育人作用。
同时,在观看过程中和听课后,思政教师们利用腾讯直播课堂、QQ群、微信群、职教云平台组织19级学生展开讨论。许多同学表示听课后心绪难平,深受鼓舞,纷纷发言畅舒感悟,反应十分热烈。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一批批奋战前线的医护人员,是那一波波前仆后继的志愿者,是那无畏艰险、负重前行的美丽逆行者。90后、00后成为驰援湖北医护人员主力军。无数青年志愿者,唤醒了同为当代青年的我的爱国情怀,让我为之感动。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需要我们每一代人,每一个人,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生于这样的国家,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荣幸。”19会计1班陈小玲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永远走在最前线,我深知,只有跟党走,生活才能越来越好。”19物流2班吴勇讯这样表示。
19信管3班何艳婷听课后很有感触。她说:“这次思政课令我受益匪浅。四位老师的详细指导宣讲,给我极大的鼓舞。我从内心坚定了信念,明确了学习目标。”
19汽修2班卓泉龙认为,“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们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心来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汽修3班廖铭权说:“这次疫情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与逆境,但是最后都一一顺利战胜了,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身为中国青少年,祖国的栋梁,也要立志成才,为报效祖国做准备。”

学生们正在上思政大课

学生们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