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在教育部社科司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结束之后,学院召开在线教学情况网络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时伟、学院副院长姚冰、办公室主任许昕出席会议,与学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代表进行了网络座谈。与会人员就学院思政课程,尤其是结合目前疫情期间如何通过线上教学的形式,推进思政课程的建设,以及如何将当前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融入到每一节课程的教学中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时伟就疫情防控期间和今后的思政工作、上好思政课以及课程思政工作谈几点意见。一是要领悟思政之心在于提升育人质量。要依据《梧州职业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精神,加快专业内涵改革和建设,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强我校课程思政工作,尽快完善全校性的推进工作方案,想方设法推进政治课专职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以及领导干部的思政工作能力,增强师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要明确思政之路在于坚持“五育并举”。要深挖德育素材,融入课堂教学,尤其是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实题材,大力弘扬全民战“疫”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创新智育内容,引领学习目的,善于结合当前现实,讲透理论的引导内涵善于挖掘思政要素,引领学生为何而学。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倡导终身体育。充实美育熏陶,“美丽”学生心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工匠精神建设。重视劳动价值,磨炼吃苦耐劳的品质,结合当前梧州市“四城联创”的工作需求,抓好文明习惯培养、文明素养提升。
三是要认识思政之基在于激励条件的保障。在政策上,学校要尽快建立“三全育人机制”出台课程思政工作方案,推动全校育人质量提升。在组织上,把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切实把本校思政课教师组织好、把本校学生动员好、把各种资源整合好。在队伍保障上,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经费配套等方面全力保障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配足配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在全校推动形成人人讲思政的格局。在监督评估上,制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标准链和评价机制,持续推进课程的优化与改进。
座谈会中老师们踊跃发言,思政部副主任黄永琼老师介绍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这一重大现实教材,思政部老师们集体研究,集体备课,制作了统一的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同时也提出了职教云平台不稳定、学生作业提交受到影响等问题。
思政部徐桦敏老师提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还将继续探索职教云平台的功能,希望学院的网络设施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生返校后能够继续将现在已经取得的线上教学的经验与面授教学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尽快适应线上线下教学改革的展开。
卫职部古董明老师来自医院护理一线,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出发谈到对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仇晓霞老师作为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代表,谈到了辅导员在思政教学中的角色与任务,总结出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不分课堂内外,全面育人。
经管系薛以平老师从本学期担任的课程教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会感恩。教育系邓宗琦老师介绍了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将培养学生人生观、儿童观等教育理念的隐性内容,融入课程的教学中的做法与经验。
建筑系龙露露老师就线上教学和返校后的教学衔接工作提出了组织考试评估的方法与建议。汽车系郑可莹老师谈到要教师备课要充分设计好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
机电系周毓老师介绍了计算机课程教师利用线上平台与学生互动,提交、批改作业的做法。教学科研处钱昶浩处长谈到了就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些具体思路和措施。
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研处、组织部(人事处)、宣传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出席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