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新闻焦点  通知公告  领导关怀  校园生活  高教信息  理论学习  党建之窗 
 
  党建之窗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党建之窗 > 正文
 

学院党委发挥人力智力资源优势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2日 00:00  作者:  资料来源:党委宣传部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人力和智力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共建和谐文明社区这一目标,以“一名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献社区”的积极姿态开展“双报到”活动,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受到社区居民的肯定。
     一、组建专门服务团队,突出服务的专业性
    学院党委认真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在分析掌握各基层党组织党员不同专业特长的基础上,组建起6大“双报到”专门志愿服务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院级领导挂帅奔赴社区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这6大志愿服务小组分别为科普知识服务小组、中青年创业促进服务小组、社区群众卫生保健服务小组、失独家庭帮扶服务小组、空巢老人关爱服务小组、家电维修服务小组等。6大志愿服务小组具有专业性强、业务范围广、服务对象多的特点。小组成员均具有开展服务内容相关学科本科以上的学历,为该学科领域内的功底扎实的党员骨干教师。6大服务小组提供的服务切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需要,服务对象涵盖儿童、中青年、老人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和不同类型的家庭,实现了社区服务对象的全覆盖。
    二、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强调服务的智慧性
    “双报到”活动开展以来,学院党委负责人多次到红岭社区开展调查研究,立足学院作为文化教学单位所具有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优势,并参考社区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出了以“智力帮扶为主,物质援助为辅”的“双报到”基本工作思路。为了做好对社区居民的智力帮扶,学院党委认真筹划组织开展了4大科教活动:一是少年科普知识讲座。学院党员到社区所属长红小学举办少儿科普知识讲座,向孩子们介绍风能、电能、植物等生活科普知识;二是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学院党员到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保健知识讲座,进行健康体检,并提供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及用药咨询;三是公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院党委针对当前复杂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心理疾患日益增多的客观情况,派出党员进社区开展公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指引,化解心结;四是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为帮助和促进社区失业人员上岗就业,学院派出党员骨干教师为社区居民开展SYB创业培训、家政服务培训、烹饪技能培训等,提供上岗前教育服务。由于讲座和培训的主讲人均为党员骨干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讲解深入浅出,语言形象生动,善于营造气氛,与听众互动热烈,深受群众的欢迎。
    三、依托人力资源优势,注重服务的实效性
    在“双报到”活动中,学院党委从支部多、党员多的优势出发,重视大兵团作战,实行“一对多”和“多对一” 面点结合的战术。“一对多”指1个专门服务小组服务广大群众,“多对一”指多个专门服务小组合力帮扶一个困难群众。前者强调服务面要足够广,后者强调帮扶力度要足够强。为此,学院党委在广泛组织各类讲座培训,扩大服务面的基础上,针对社区弱势家庭和群体,开展了以物质援助为主的“2帮扶1关爱”活动,即学院领导每人定点帮扶1个贫困家庭,每个支部帮扶1个空巢老人、关爱1个失独家庭。在帮扶活动中,注重在“多对一”中形成累积效应。例如,针对社区80多岁的困难群众黄容新寡居无收入的情况,学院党委先后组织了两次慰问,慰问金额共计600元,同时学院心理健康服务队上门为他进行心理疏导和打扫卫生,学院电器维修服务队上门为他维修电线电路、安装浴霸等电气设备,学院教工二支部上门为他送去行动拐杖等。在多方帮扶下,黄容新老人的不少微心愿逐一实现,生活有效改善,心情也开朗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学院党委先后组织开展进社区活动27场次,为数百名社区群众提供直接帮扶,解决各类工作生活问题。为困难党员、群众送去价值4200多元的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上一条:2015年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
下一条:学院党委“三抓三促”践行“三严三实”

关闭

    学院代码:14171    |    ICP证编号:桂ICP备18012407   |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102号    |    版权所有©梧州职业学院
   招生办公室:0774-6015929  |  地址:广西梧州市三龙大道 88号  |  邮编:543002  |  学院办公室:0774-6015921 |  邮 箱:wzzyxy@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