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学院(中心)为教职工及家属子女精心组织了一场国风亲子拓展活动,带孩子们穿越千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国风文化。近三百名教职工及家属子女穿着古风汉服齐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了点茶、蹴鞠、漆扇、投壶、绘油纸伞等8个传统文化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校长、市职教中心主任陈森英同志,学院副校长、市职教中心副主任梁恩、姚冰同志出席了活动。活动由梁恩同志主持。


活动首先由高梓悠、何木心等小朋友为大家演唱经典粤剧《双飞燕》《半生雪》,他们身着国风服,身段小巧、唱腔婉转,让人感受到满满的童真和童趣,同时展现了传统粤剧的韵味。

陈森英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他向各位教职工和家属子女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学院(中心)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教职工们的团结拼搏、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家属们的无私奉献、全力支持。家属和教职工都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和坚强后盾。接下来,学院(中心)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提升幸福感,增添正能量,继续关注教职工福利、扎实为师生办实事好事,让教职工和家属们都充分享受学校发展的成果。
四方争集市,三户自成村(国风集市)



在国风集市里,身穿国潮汉服的教职工家属子女们担任“小摊主”,精心布置国风特色的摊位,以“公益义卖”的形式,让孩子们的闲置物品得到有效再利用,“小摊主”们将义卖款定向捐赠给梧州市慈善总会(关爱退役军人)。未卖出书籍、物品将捐献给我校定点帮扶乡镇的几所小学,为农村困境儿童提供学习和生活补助,传递爱心。】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宋代点茶)


宋代点茶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茶艺师在茶盏中放入茶末,再添热水调成膏,一边注入开水,一边搅打击拂,泛起汤花,在沫蓓中作画,在茶汤上提字,一幅可以饮入口中的画,把宋代人的浪漫藏进了杯盏里。
乌蓬水巷小桥弯,竹纸无声却细谈(油纸伞)




油纸伞因其历史悠久,古典怀旧,内涵丰富,寓意吉祥,在工作人员和家长的帮助下,宝贝们兴致勃勃,沾墨、填色,不一会,一个个单调苍白的油纸伞瞬间变成了自由涂鸦、妙趣横生的国画。不仅锻炼了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同时也让忙于工作的家长们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整个绘画现场弥漫着浓厚的创作热情和小朋友们欢快的笑声。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漆扇)


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纷纷挑选自己心仪的空白团扇,调漆、滴漆、拨纹,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漆扇。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各种色彩和图案巧妙地融入扇面之中,创作出了独具匠心的作品。家长在孩子们的感染下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参与其中。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猜灯谜)



葛巾羽扇红尘静,投壶雅歌清燕开(投壶)




酒酣文思涌,强弩机发箭(射奕)


斗鸡金宫中,蹴鞠瑶台边(蹴鞠)



部分小朋友单独参与挑战,较为年幼的孩子则在家人陪伴下,一同在迷宫般的标志桶间穿梭,尝试精准地将蹴鞠射向目标。


转眼间,国风亲子拓展活动进入尾声,孩子们拿着集满印章的卡片兑换纪念品,在层层闯关的同时,深刻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国学文化。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加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习俗,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亲子感情,留下了难忘的国风记忆。
(图/黄灿明 陆志文 白雪枫 李玉芳 陈雨琪 文/韦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