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涛:这是我应该做的
1月22日,已是凌晨1点,办公综合楼7楼B区的财务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吴杰涛正在和岑佳红坐在电脑前,认真细致地审核着报表,对报表里的每一个数据,进行反复核对。
这样的场景,晚上巡查办公楼的保安人员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寒假开始以来,吴杰涛和财务处的同事们真正休息的时间没有几天,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加班工作,而且常常忙到深夜。保安人员很多次从她办公室门前经过,总会发现她还埋头在一叠叠单据里忙碌着。
根据财政局要求,各单位要赶在春节前把绩效增量发到职工银行账户中。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只有加班加点。吴杰涛和财务处同事们一起,二话不说,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你该下班了。”“你该吃饭了。”同事们临走前,总不忘提醒她,“不行哦!还有很多工作没完成。你们先走吧!”吴杰涛总是这样回答。她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回到家时已是夜深人静。
“报告领导,绩效增量已经发放完毕,并全部发放成功!”当吴杰涛和同事们经过奋战,完成几百人的绩效增量发放工作后,日历已经翻到大年二十九了。同事们完成任务后陆续回家去了,吴杰涛留了下来,把办公室仔细打扫了一遍,她要让办公室干干净净过新年。
这个寒假,为做好学院2019年决算报表和2020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她和同事们继续忙碌着。在财务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财务处如期完成了2019年决算报表,并通过市财政局审核。2月11日,学院2020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正式在梧州市本级预算平台和学院官网公开。由于决算报表完成质量高,财务处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市财政局的充分肯定。当听到学院领导和市财政局的表扬话语时,吴杰涛笑了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冼副处长,我今天上午回办公室马上办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张时刻,休息还没几天的吴杰涛就主动请求工作。她和同事们认真落实学院党委有关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迅速向财政局统计相关数据,办理指标申请手续,落实疫情防控资金,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黄滨:织造班级“战疫网”,实行管理网格化
259名学生,4个班级,散处各地,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能做到在排查中不漏一人?卫生职业教育部辅导员黄滨的答案是:织造好班级“战疫网”,发挥网格化管理效能,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中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他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结合新媒体手段,依托班团干部建立起三级防疫工作网络,实行网格化管理。网络的第一级是以辅导员为组长、4个班长为组员的防控指挥组,第二级是由班长或团支部书记为组长、全体班团干为组员的班级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第三级是由各班干为组长、若干同学为组员的班级防疫工作分小组。三级防疫工作网络的建立,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班团干,每个学生都纳入网格中,确保人人都能联系得上、关注得到。
三级防疫工作网络就是一张“战疫”网,迅速发挥了作用。他通过3级网络所对应的Q群下达各类指令。1月26日即晚过电话联系到4个班级的班长,通过Q群召开了关于班级防控工作的班干会议,要求全体班干做到无条件24小时在线保持联系,提出了一切以学校、班级为主,严格服从命令,守好“责任田”,迅速、真实、彻底地上报信息的工作要求,强调所有工作通知都要送达每一位同学,以同学们的明确回复为准,不漏一人。第二天起,每天进行彻底的排查。对离桂的八位同学进行密切监督,要求每天向辅导员汇报情况。
黄滨还在易班软件上进行“疫情每日登记”,要求学生每天20:00前完成登记。对未按时完成登记者,马上以电话查询情况并进行思想教育,同时通过新媒体手段向全体同学推送各类宣传资料,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使得防疫工作稳步进行。
学生们长时间居家防疫,会不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此,黄滨十分关注。他在三级防疫网络的基础上,又成立班级心理小组,为同学们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他要求班级的心理委员每天20:00前收集同学们心理健康信息,以便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确保每一各学生疫情期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黄滨时常鼓舞自己和班团干们,守好自己的岗位,尽好自己的工作职责,人们期盼繁花盛开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