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学院(中心)举行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研讨会。会议要求认真领悟国家有关政策,从校企合作的探索、合作制度的设计、专业群的设置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合作品牌,努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学院党委书记张凌贞,院长、职教中心主任聂振传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职教中心副主任陈森英出席会议,副院长、职教中心副主任韦飞主持会议。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招生就业处、各系部负责人、中职学校负责领导以及企业代表参加研讨会。
会议全面审视学院(中心)当前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工作现状,总结交流经验,探讨工作得失,研拟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路径,增强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系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分享经验教训,研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张凌贞在讲话中强调指出,职业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所需的懂技术、会操作、能管理的高技能人才。这个定位要求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必须根据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这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凌贞就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有益探索。各系部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主动出击向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到企业去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密切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做好各方面的对接,务求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卓有成效校企合作之路。二是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制度,形成统一指导,做到协调行动,改变校企合作单打独斗的局面。三是要加强专业群的设置。教学管理部门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督促协助系部做好专业群的设置。要根据岗位群的要求来设置专业群。要因应当前形势发展,对现有的专业群进行重新审定和调整。四是要加强课程改革。职业院校以技能培养为主,要把一些课程教学放到企业、车间去,把前沿知识和企业最需要的技能教给学生,在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中不断我们的办学水平,培养更多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聂振传在会上介绍了党和国家有关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政策精神,强调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到校企合作,突出了校企合作的重要地位。国务院的有关文件明确指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和贯彻这些政策精神。要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合作模式,把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推向深入。要打造校企合作品牌,要选准突破口,努力在教材开发、技能竞赛、发明创造等方面迈出校企合作的新步伐,取得实际成果,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韦飞在主持会议时要求,要认真领悟研讨会的精神,共同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会议场景

张凌贞书记讲话

聂振传院长讲话

韦飞副院长主持会议

建筑工程系主任彭亦雄发言

校企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梁翔发言

卫生职教部主任罗卫群发言

企业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