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举办“2017年师德论坛暨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庆祝我国第33个教师节,大力宣传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向全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礼。
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莫诗浦参加论坛并致辞。学院(中心)在第一会议室设立分会场,党委书记张凌贞,副书记、纪委书记梁军,副院长、职教中心副主任陈森英,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胡江枫和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实时收看了会议视频。
莫诗浦代表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向全区60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振兴广西教育、“打造广西教育升级版”的基石,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我们全区60多万教师,担负着1100多万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教学,每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这些事情连着千家万户,连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没有全区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就没有广西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我们壮乡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希望全区广大教师砥砺品行,再接再厉,以黄大年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爱国爱党爱教育,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论坛重温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现场启用了黄大年网上纪念馆,号召全区教育工作者向黄大年同志学习。论坛介绍了区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教师林丽、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教师蒙晓梅、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永福、广西大学教师王双飞等四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并分享了梧州市教育局在全国师德建设工作方面的优秀经验。
林丽是我区第一个获得正高级职称的幼儿园老师,是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在促进广西幼儿园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晓梅是全国模范教师,坚守乡村小学20多年,将青春、汗水和爱心,奉献给了山里娃。她主动请缨联系公益机构、当志愿活动对接人、促成建立当地贫困农民工子女助养站,为贫困山区的儿童牵线搭桥,近7年来,先后为家乡贫困师生争取到爱心资金和物资近200万元,资助贫困师生达500多名。在她的爱心浇灌下,目前北更乡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刘永福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计算机+艺术”的跨界教学改革路,并推行“项目+工作室”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加强了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双向互动,促进了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王双飞老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以科技兴国为己任,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把每项科研都做到极致,并将有关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为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梧州市教育局的师德建设工作成绩亮眼。他们注重以“学”养师德、以“范”导师德、以“规”约师德、以“情”育师德,建立健全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机制,推出了“梧州好老师”评选系列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大幅提高,梧州市先后涌现出“全国首届最美教师志愿者”刘北文、“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师”陆英员等一批优秀人民教师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