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学院118教室座无虚席,一场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隆重开讲。学院党委书记张凌贞亲自走上讲坛,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发展历程和价值意义、如何培育和践行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学院和中心近160名党务工作者和入党积极分子凝神聆听讲座。
讲座中,张凌贞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相互关系和价值意义,强调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张凌贞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国际国内大局的深刻变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稳定器。
张凌贞强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其内涵,把24个字熟记于心,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做到内化于行。
张凌贞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教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成长。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要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把学生培育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广大师生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约束自己的行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张凌贞书记做学习辅导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