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卫星传输服务行业的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分析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维护、数据测试分析及系统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专业前景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纳入新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范畴,随着我国商业航天市场的逐步开放,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庞大市场,卫星国有大型企业和许多民营企业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星座产业,将带动卫星通信系统终端设备与软件应用市场爆发式发展。北斗与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加速实现融合创新,以北斗提供的时空信息为核心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产品,必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位置服务中,大规模进入到行业应用、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
近5年来,据各大招聘平台的统计卫星通信类的岗位的招聘数量持续上涨,预计未来3-5年,随着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中国卫星通信的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以上。

图1 学院开展专业调研
二、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掌握卫星通信设备测试技术,具备卫星通信测试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保养能力。
(2)掌握北斗通信机制、应用范围,具备从事卫星通信信关站、终端设备调试的能力,具备卫星通信地面各类信关站、终端设备日志分析、故障定位等能力,具备卫星通信系统运维管理系统系统参数配置、运维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能力。
(3)掌握卫星通信、高精度定位测量技术,具备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卫星导航数据处理、北斗通信数据处理的能力 。
(4)掌握5G移动通信技术的必备理论知识,具备5G基站设备安装与连线、上电调测、参数配置、业务调测、网络运行、综合故障处理、日常巡检与例行维护、应急维护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用“2+0.5+0.5”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习、实习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学生第一至四学期在校学习,第五学期进行跟岗实习,第六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主要专业课程:《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导航定位与测量应用》、《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原理》、《5G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系统运行与维护》、《卫星通信工程设计与应用》,《Python 语言》等。

图2 实训基地
四、就业方向
主要的就业岗位方向有:
(1)卫星通信、导航系统的安装、测试、维护
(2)卫星、导航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卫星物联网的应用与5G网络的融合
工作领域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卫星、导航通信系统的建设维护 |
卫星通信系统(地面部分)构建 |
地球站、监测及遥测系统、天馈线设备、地球站架设、施工能力; |
微波传输工程常用仪器的使用能力; |
熟悉卫星工程实施规范、指导设备的安装的能力; |
卫星通信设备(地面部分)的运行维护 |
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基站系统交互式日常运行与维护; |
地面站与核心网组网空间承载交换的维护; |
卫星、导航应用系统销售技术支持 |
卫星导航行业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
根据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典型的北斗应用模式和系统集成方式、常见基于北斗的行业应用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构建原理独立完成应用方案设计; |
时空数据服务系统的售前技术支持 |
根据卫星通信与导航基本原理、时空数据的特点及典型行业的应用方法进行技术型销售服务; |
卫星、导航数据测量与处理 |
北斗卫星导航数据处理 |
正确解析常用导航数据; |
根据卫星授时守时的工作机制、地基增强系统的运行原理进行数据处理; |
区域测量任务设计与实施 |
利用卫星定位设备组网测量的原理、RTK 工作原理 、国家测量规范设计测量任务; |
能够处理测量的常见问题; |
能够操作国内外常用卫星测量设备; |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应用 |
能够根据卫星遥感测量原理、地理信息行业的特点及典型应用模式,处理不同分辨率的观测数据 |
能够使用常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
高精度卫星定位数据处理 |
能够正确使用卫星定位软件; |
根据相对定位、差分定位、精密单点定位及常规RTK测量的工作原理,正确处理软件数据; |
卫星互联网产业软件开发 |
运用 Python 等语言编写遥感数据处理开发 |
具备扎实的计算机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 |
能够结合通信和导航专业知识编写数据处理开发; |
卫星物联网应用开发 |
物联网应用开发 |
卫星物联网的开发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
能够结合卫星通信与物联网知识完成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