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规划职业 避免毕业即失业的消极想法

作者: 时间:2009-06-17

过去高校里常说这样一句话:先就业,后择业。这话里实乃透着一种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无奈。先就业,意味着先找个工作,即先不要管这个工作好与不好,感不感兴趣,只要先有个着落,之后,再去想在什么时候去找个好工作。大学生们及其家长和老师,吸收的都是来自这句话里的暂时性安逸,因此,学生们、家长、老师不会将很多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发展、寻找自己职业兴趣的道路上。

如果我们换个想法:先择业,后就业。再想想,会对我们的学生、家长、老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当我们倡导先择业时,“业”就会被关注:哪个行业?哪个专业?哪个职业?既然是择业,那择业的主动权在于自己。择哪个行业?择哪个职位?作为家长和老师,就会多分出精力来关注学生们喜欢哪个行业里的哪个职位的问题了。

试想:当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以及学生都关注学生们毕业之后到哪里去的问题,自然在上大学期间,三方都会努力去准备去那儿的东西。这就是目标的力量。

先就业的说法是削弱了目标感,所以才会使得大学生现在毕业时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消极想法。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中心的特聘教授邰阳说:造成现在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竞争,而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中缺少重要的一课,即职业生涯规划课。这个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从小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职业兴趣等。试想两组学生,一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接受有关职业的教育,另一组一心一意只读“圣贤书”,大学毕业时,哪组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呢?正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学历时,目的不清,随大流,根本没有弄清楚上了学拿了文凭出来做什么,怎么做,这才造成今天社会上普遍的就业难问题。人生是船,而把船的舵手却不知驶向何方,不难想象,“撞船”(竞争)现象有多么激烈,更何况是在河南这个人口大国里的人口大省。有不少人认为,是扩招惹的祸。殊不知,扩招只是暴露了隐藏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国人对于职业发展知识的贫瘠和对自我认识的冷漠。

看来,当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个社会性问题时,更多的思考还是在如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不仅对其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而且对其一生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院代码:14171  |  ICP证编号:桂ICP备18012407  |  梧公网安备:45040502000021  |  版权所有©梧州职业学院
   招生办公室:0774-6015929  |  地址:广西梧州市三龙大道 88号  |  邮编:543002  |  电话传真:0774-6015974  | 
邮 箱:wzzyxy@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