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守则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工作能正常进行,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特制定如下规则: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
2.爱护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乱动任何仪器设备,老师同意后,应严格按操作步骤对仪器进行操作。
3.实验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立即报告不得自行处置。
4.实验完毕,应协助老师收拾好所有仪器装备,经老师同意,方可离开。
5.违反上述规定,引起仪器设备损坏者,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
6.为保证室内整洁、安静,实验室内禁止抽烟、吐痰、乱丢废纸等,不许大声喧哗。
7.为保证安全,实验人员全部离开时,必须切断电源,关闭水源并关好门窗。
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
为保证学校财产免受损失,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1.安全的重点在防灾、防盗,在停电、停水时,必须拉断电源、关闭水源,关(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2.寒、暑假期间,不使用的实验室上封条,并安排人员值班、检查。
3.未经许可,与实验室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4.如发生被盗事件,及时向领导及保卫部门报告,并注意保护现场。
5.实验室安全卫生分工明确,各室由专人分管,外出半月以上者,应暂请他人代管负责。
6.经常进行室内的卫生打扫和整理工作,每月进行一次大扫除
实验仪器设备借用赔偿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得外借。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借用,需主管领导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
二、因不遵守操作规程;未经批准擅自拆、改;不听取教师指导及玩忽职守等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三、仪器设备发生损坏或丢失事故后,当事人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及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汇报,并写出书面报告,如实说明事故原因、情况。
四、丢失损坏教学仪器设备除应负经济赔偿责任外,还要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为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特制定本规程。
一、使用仪器设备时,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熟悉技术指标、工作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严格遵照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二、初次使用仪器设备人员,必须在熟练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熟练掌握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三、实验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器材,要布局合理,摆放合理,便于操作、观察及记录等。
四、电子仪器设备通电前,确保供电电压符合仪器设备规定输入电压值,配有三线电源插头的仪器设备,必须插入带有保护接地插座中,保证安全。
五、使用仪器设备时,其输入信号或外接负载应限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禁止超载运行。
六、光学化学仪器及其配件,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切勿用手触摸光学玻璃表面。发现灰尘及脏物时,不得用手或抹布擦试,必须使用专用品或专用工具清除。
七、有些仪器设备不宜在磁场或电场中操作使用,必须采取屏蔽措施,防止仪器设备损坏或降低测量精度。
八、机械类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空载运转确保无故障后方可加载使用。用前润滑,用后擦试干净,注意日常维护、保养。
九、仪器设备不准随意拆改或解体使用,确因需要开发新功能或改造更新等,需按分级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后再实施。
十、经常进行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并存放在干燥通风之处,待用时间过长的仪器设备,应定期通电开机,防止潮霉损坏仪器设备及其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