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系2014-2015下学年师生座谈会针对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时间:2015-04-29点击数:

    一、 关于学生对教师教学问题的建议
    通过本次座谈会,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枯燥,缺乏互动方面,因此艺术设计系全体教师集中研讨,研究后总结出了出现问题的原因:
    原因一: 认识上尚有偏差, 没有注意到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矛盾。
    原因二: 教师缺少相关教学方法,或者能力较差。
    原因三: 看到学生稍有成绩就放松教学管理,过早的让学生独立创作,由于积累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创作时候不知所措。
    原因四: 责任心不够,对学生的监督缺乏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

 二、对策
    要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上课过程中的利弊,而要分析利弊,教学反思是当前最好的方式。在以前的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疏忽了教学反思工作,所谓教学反思,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 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我们针对此问题初定以下方案:
    1、要提高思想认识, 勤于反思。
    (1)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反思是校本教研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通过反思, 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个人或他人的优缺点, 从而拓宽专业视野, 激发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动机。
    (2)新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教学反思。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 不是资源, 而是教育者的观念。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3)要勤于反思, 善于反思。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 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 一名教师同时任教几个学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但这不是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 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 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抽出反思的时间。同时, 教师不仅要有反思意识, 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 把自己在课堂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实践证明, 凡善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中,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
    2、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
    所谓跳出自我, 就是经常性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 通过学习比较, 找出理念上的差距, 并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我。
    3、个体反思和总结反思。
    课后思: 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 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 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 也就是说, 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以发现问题, 并及时纠正;
    月后思: 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思: 即通过期中质量分析进行反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 听取意见, 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 也可以针对一个学期, 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效果进行宏观反思。
    4、 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是指几个同事一起观察自己、对方的教学实践, 并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 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 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 “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 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互相观察彼此的教学,并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每个观摩的教师都要写教学反思, 都要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 促使大家各自思考, 然后再共同研讨, 重在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
    通过教研活动得出的解决方法为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的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 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 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 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办公室:0774-6026525 0774-6026307 邮编:543002  地址:广西梧州市长洲区三龙大道88号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梧州职业学院商学院版权所有

桂ICP备180124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