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梧州职业学院机关支部委员会
2021年工作报告
2021年,支委会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动党支部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组织建设。党支部荣获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员10人次获得院级以上的荣誉或嘉奖。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支部的思想建设。
支委会从讲政治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履行举旗引路的职责,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通过全力抓好学习教育的谋划、部署和落实工作,积极引导党员认识党、了解党、热爱党、跟党走。
首先是工作思路清晰,精心谋划部署。支委会发挥机关部门人才资源优势,确定了“发挥优势、长短结合、广泛参与”的工作思路,部署每月开展1次重点讲座、校外研学和1次“支委会的忠诚观”微党课,同时动员党政干部和普通党员投入讲学活动,形成了详实扎实的工作方案。方案把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研学结合起来,专题讲座和微党课结合起来,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和为民服务结合起来,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压实工作责任,动员多方参与。支委会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召集召开了3次党政协作会议,要求党支部书记、机关部门主要领导至少主讲讲座1次,每个党小组选派代表至少主讲微党课1次,有效扩大了党员参与党课宣讲的覆盖面,形成了推动学习教育的合力。据统计,年内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达到42次,其中本支部党员主讲的微党课、讲座达到15次。
第三是丰富学习形式,提升教育成效。支委会组织党员到梧州市初心馆、珠山烈士陵园、四洲岛文史馆、革命老区平浪村、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大同酒店旧址进行红色研学,开展现场党课,重温入党誓词、集体唱红歌等,努力用多样的形式提高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党员们在参观体验中加深了解党史,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增强勇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感。年内开展红色研学6次、重温入党誓词6次、集体唱红歌3次、看影片2次、组织“党史知识大家答”活动4次。此外,为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组织开展党员群众宗教信仰摸底调查1次。
二、加强班子建设和制度落实,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去年,党支部完成了换届选举,新一届支委会由3人扩充为5人,与党支部规模更加适配。严格按要求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活动日制度,首次召开了党支部统战工作会议,支委会和党小组的运作、支部会议记录更加规范。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支委成员开展谈心谈话累计超过30人次。严格按照程序步骤发展党员。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积极培育支部特色文化,确立支部的“三先”精神。
支委会把大讨论和推进党支部特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破五不为”大讨论过程中,把凝练确立机关党支部精神纳入其中。党员们深入思考和探讨机关党支部的定位和机关党员应有的面貌,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奋进方向,最终凝练确立了“创新争先、敢为人先、服务领先”的机关党支部精神,并在党支部的官网上醒目地展示出来,以激励和鞭策全体党员。在“三先”精神的指引下,党支部和党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奋斗方向。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三个“当好”,即当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当好促进学校发展的排头兵、当好服务基层群众的孺子牛。“三先精神”的确立,竖起了工作标杆,也把党支部特色文化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四、持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展示机关党员的精神风貌。
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支委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的精神,在2020年建立党支部官网的基础上,今年对官网进行了完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设置了党史学习教育和“支委会的忠诚观”微党课专题栏目,编写发布了反映党支部活动的新闻60多篇,充实了各栏目内容,编发转载了一批理论文章和党内法规,传播党中央的声音,推介党建基本知识。同时,在党支部官网上展示了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的事迹,弘扬先进,激励后进。党支部的官网得到各方的好评。
五、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支委会根据支部部署、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社区大走访、疫情联防联控、清洁社区街道等较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5次,活动覆盖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和部门群众。机关各部门结合自己的职能,为教职工办事实超过14项,如后勤中心在第一食堂开设教师专窗、财资处开通假期收费服务、党支部主持建成党建文化馆,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